Thursday, March 10, 2005

「譯文」夏伊,義大利來的馬勒專家



這位義大利人過去對音樂的偏愛一直是歌劇,他也成功地讓荷蘭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接納並演奏歌劇。不過數年之後,他又率領阿姆斯特丹世界級管弦樂團折返回德國傳統路線。

時值1988年,舉世聞名的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打破了其百年歷史的悠久傳統;這以擅長演奏交響樂而知名,擁有傳奇與令世人豔羨音色的樂團,竟然破例首次提名一位外國人來擔任常駐指揮:35歲的李卡多.夏伊(Ricacardo Chailly)。隨著這項創舉而來的非友善的批評早是預料中事;這些攻擊論點除了樂團的百年傳統將被一個義大利人毀滅外,一些意見認為夏伊是不可能適當地指揮馬勒、布魯克納和理查.史特勞斯,這三位偉大德國作曲家的作品,也是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與之前專任指揮:最具代表的孟根堡(Willem Mengelberg1895-1945)、貝農(Eduard van Beinum 1945-1959)與海汀克(Bernard Haitink1963-1998)三位向來的專長所在。

出生於音樂世家,為名作曲家與米蘭史卡拉歌劇院名歌劇指揮家路奇安諾.夏伊(Luciano Chailly)之子的李卡多,早在九歲時便夢魘般地身心均被馬勒第一號交響曲所震撼,之後他在羅馬參與了一場該曲的排練,指揮是當時仍未出名,年輕的祖賓.梅塔(Zubin Mehta)。然而在那之後的二十年,馬勒對李卡多來說,應該仍是一塊他從未想觸及的音樂領域。當時他音樂的專長仍是歌劇,特別是義大利的美聲歌劇。

夏伊之所以重拾對德國後浪漫派音樂的興趣,歸功於當時擔任西柏林廣播交響樂團的負責人彼得.魯齊次卡(Peter Ruzicka,現任薩爾茲堡音樂節藝術總監)的說服。從1982年辭去柏林管弦樂團指揮一職,到1988他來到阿姆斯特丹的那幾年間,李卡多對後浪漫時期的音樂–從最熟悉的馬勒到最不熟悉的柴姆林斯基–抱有無限的熱情。不過,在來到阿姆斯特丹的樂團之前,夏伊仍是以指揮歌劇著稱。

現在我們是無法想像,當初那些堅決反對夏伊接掌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的人士,其反應是如何的激烈,尤其是不久他們將在電視上看到一部關於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的紀錄片,其中夏伊提到(儘管他對的):「慢板樂章那段蜿蜒曲折的旋律–不管是用來試驗劇院的音響,還是用在維斯康提(Luchino Visconti)的「魂斷威尼斯」–應該要用義大利美聲歌劇的音樂線條來演奏。」

雖然夏伊有著從孟根堡那兒所遺留下來,有馬勒親筆提示的樂曲總譜,他第一次演出的馬勒第六號交響曲仍在荷蘭引起了軒然大波。不論是樂評還是聽眾,都被他的演奏弄得混身不自在;而樂團樂手們的反應呢?夏伊回憶到:氣氛偶會悶窒沉重。夏伊的馬勒,並不是阿姆斯特丹聽眾向來習慣的馬勒,而他們也毫不隱藏地表現給夏伊知道。「荷蘭的觀眾本身音樂素養高要求也高,樂團的音樂家們雖然絕大部份選擇了你,卻不一定信任你。他們不會因為你的氣勢而退縮,必須要說服他們。」

接下來夏伊計畫著在皇家大會堂舞台上或是阿姆斯特丹市立歌劇院演出義大利歌劇。雖然荷蘭聽眾事先對此抱著遲疑態度,但在面對夏伊音樂的魅力與分明的音樂性,加上他純正的義大利風味,觀眾與樂手們都對他信服之至。2002年的那場聲色縱橫卻無鄉野之俗的杜蘭朵,成為難以忘懷的精采演出。

16個音樂季
至於在交響曲的領域,夏伊強行訂下了一些演奏會曲目,其中包括尚在人世的作曲家,還未演出過的作品。為此他辯解道:「我並不是第一個想打開樂團視野,要讓團員認識當代音樂的指揮。孟根堡就演奏過非常多他那時代的當代音樂,雖然說,他的當代音樂是理察.史特勞斯、馬勒、拉威爾、巴爾托克、德步西、史特拉汶斯基等…。另外我特別想提的是我們樂團對於詮釋十八世紀音樂方法的革新,抱著絕對支持的正面態度。在1975年那個時代,當大多數交響樂團都將哈農庫特(Nikolaus Harnoncourt)排拒在外時,他們卻接納了這位古樂專家…。自從哈農庫特革新了更接近巴哈的演奏方式後,特別是每年復活節儀式中都要演奏馬太受難曲,我們再也無法用過去的風格來演奏了。」

自夏伊轉行至皇家大會堂的「傳統」,經過16個音樂季(1988-2004)後,終於以見證者的姿態予世人証明他演奏馬勒的傲人成就,特別是與Decca公司計畫錄製的全套馬勒交響曲集。甫才發行的第三號,已是整套系列發行的倒數第二張,並將以第九號結束。第九號交響曲,也是馬勒有全部完成的最後一首,將是夏伊與皇家大會堂合約中計畫最後一場音樂會的曲目。「馬勒第九號大概是整個樂團最尊敬的一首作品,」夏伊強調,「他們對這份總譜有著接近神聖的尊崇。雖然每個人對整首樂曲都瞭若指掌,可是在他們每一次演出中,你都可以感覺到某種張力,某種振奮激發在他們四週。」

「我很高興能和樂團排練他們並不熟悉的曲目,」他接著說,「特別是能完整錄下華瑞茲的(Edgar Varese)的作品感到驕傲。」

不過當被問到,要離開世界上最優秀的樂團之一,是不是件容易的事?夏伊的回答驕傲中竟帶點苦澀:「沒有人把我排拒在外,我們是在一切良好,尚未厭倦彼此的狀況下決定分離的…。我有一些相當不錯的規劃,像是與米蘭的朱瑟皮.威爾第管弦樂團,一個我從1999年就開始共事的團體。還有我將接掌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是歐洲最具有悠遠歷史的樂團之一。我將是Generalmusikdirector(音樂總監),也就是負責所有樂團與萊比錫歌劇院所演出的音樂。我想我也將不會去違背他們的傳統,但我希望能讓之更有活力。」

李卡多.夏伊小檔案
1953–出生於米蘭
1982–接掌西柏林廣播交響樂團
1988–擔任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常駐指揮
2005–將出任萊比錫布商大廈音樂總監

本文原刊於八月十二日的法國世界報,原文標題為Riccardo Chailly, grand mahlerien, malgré lui.原文標題正確譯法該為「夏伊,馬勒大指揮家,僅管是他」,暗指他義大利的背景卻能成為德國音樂大家。

1 comment:

ATeamvision said...

您好:
我們正在尋找一群古典音樂愛好者,敝公司正在舉辦活動。抽獎活動 7/9~7/16 [新品] DVD 布商大廈慶典音樂會-夏伊指揮Mendelssohn:Symphony NO. 2 “LOBGESANG”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Riccardo Chailly

若您喜歡,歡迎參加抽獎!